主编:施琪嘉、Wolfgang Senf
顾问 :赵旭东、肖泽萍、钱铭怡、陈向一、David Scharff. Jill Scharff,Sverre Varvin;
执行主编/社长:余晓平;
常务编委:施琪嘉,曾奇峰、吴和鸣、方新、仇剑崟,薛伟,唐登华、苏晓波,李小龙,刘丹,马向真,张宁,贾晓明;
编委:朱志先、马建青、李子勋、张天布、李晓驷、徐汉明、吴汉荣、马向真、朱建军、李小龙、童俊、 李梦潮、熊卫、张海音、孟馥、赵梅、徐勇、陈珏、杜亚松、邹政、陈文红、洪炜、孟宪彰 (排名不分先后);
责任编辑:周娟、邬晓燕;
编辑:余萍、黄晶晶、陈静、吴江、汤海鹏、杨灿、旃培艳、卢林、张洁、李航、鄢利福,刘欢,周肖榕;
卷首语
01 施琪嘉 Wolfgang Senf 卷首语
02 曾奇峰创伤的视角:科学的和人文的
专访与漫谈
03 访谈心理创伤的中西方对话
05 创伤、中国家庭与文化
综述
10 心理创伤治疗的基本原则
1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24 创伤的脑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28 创伤病人的住院治疗
32 群体灾难与恐怖事件后受害者的心理治疗
51 有关儿童性虐待的对话
56 国内外工业事故中的创伤研究
5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代药物治疗概念
案例与督导
65 移情与反移情中的创伤和分离表现
72 幻想和现实在移情中对创伤的精神分析性处理
78 心理创伤中的分离现象
相关测查表
83 埃森创伤问卷
抗震救灾特别专栏
92 访谈记录:如何科学地进行灾后心理干预
98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一:抗震救灾中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100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102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三:抗震救灾中居丧者的干预 104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四:心理危机干预
学术动态与机构介绍
101 润本专业培训预告
107 森福教授、施琪嘉教授联袂主持“创伤与危机干预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期成功举办
109 武汉市心理医院简介
110 “中德班”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介绍
112 中挪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二期第一轮通知
序 创伤的视角:科学的和人文的 曾奇峰
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都会涉及到人类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创伤的呈现。比如中国文学的几个巅峰产物----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 很大一部分,就是呈现曲折婉转、或大或小的心理创伤的。相信这些作品的作者,在把这些创伤诉诸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时候,已经就处理了自己的创伤了,创伤从 此就不再是一种创伤而已,而是一种可以用来把玩和欣赏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后来者,这个功能更具有治疗性的意义:没有任何东西,比看到或者读到另外一个人竟 然跟自己有相同的经历和体验的时候,更让创伤的经历者有被共情和被治疗的感受了。
千百年来,这样的治疗功效,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人骚客抒发于前,同样的文人骚客或者凡夫俗子复诵于后,虽远隔岁月与阴阳,却共有那一悲一喜一爱一恨一 叹,再加上醇酒美曲佳人相伴,有哪一个中国传统读书人,会认为心理创伤仅仅是创伤的?他们从来不回避创伤,而是表达创伤。在一个东西被表达的时候,这个东 西就不完全是这个东西了。
所以,至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许多关于创伤的词汇,都有着不太坏的意思。比如悲壮、凄美、惨烈、壮烈等等。这些词汇,读来让人感受到的决不仅仅是创伤的味道,更多的却是一些令人喜怜和振奋的东西。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还原论哲学理论的继续散布,对创伤的理解开始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这个方向的基本理念是,一切心理的创伤,都可以找到生物化学方面的改 变;所以对待心理创伤的方式,可以从生物化学入手。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我从来不反对人是一个生化物理反应综合体的观点,但是,除了这之外,我同样坚信人有 着超越生化物理层面的更高级的真实。而且,后一个真实,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比前者更为重要。
人生就是一个创伤的连续体:生命始于创伤,然后终于创伤。在这两个最大的创伤之间,又有无数个小的创伤。如果不是造成了生命质量的巨大下降、或者导致生命的 过早结束,这些创伤本身与其说是坏事,倒不如说是好事,因为这些创伤犹如生命溪流的浪花,可以增加溪流的层次和美丽,使人有别于机器的单调和乏味。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快消除创伤以及创伤后的应激体验,就是反人性和反美学的。
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人生。被视为纯粹有机体的人和相应的人生不可能有复杂生命如人的复杂的美丽感受;同样地,纯粹的创伤性的凄美,也不应该是全部的人生体验。人所需要的,决不是单一,而是多样,哪怕是有一些痛的多样。
从历史上看,太唯物论的人悖论是,他们相信人就是低级元素的堆积,但却同时用这种信念激励人产生旺盛的精神力量。最后都让人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唯物还是唯心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区分唯心唯物又有何益?为什么对一些人来说是创伤性的事件,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犹如风过耳?创伤到底在哪里?创伤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至今尚不是太清楚。关于心理的创伤,我们目前唯一清楚的是,自然科学在试图解释它,而人文科学一直在欣赏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