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琪嘉 来源:心理学人
安慰嘴:在《唐老鸭》的动画片中,唐老鸭叔叔想获得孩子们对他的照顾,骗孩子假装吃了“还童药”,衔着安慰嘴奶声奶气地叫小唐老鸭们“妈妈”,小唐老鸭们急坏了,因为唐老鸭叔叔含安慰嘴的意义为:我变成了小孩,我需要别人的照顾!我们在电视中常常见到在国外的马路上、公共汽车上或公园里,母亲在数月或几岁大的孩子口中放进一个类似奶嘴一样的东西后就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我们可不能因此就轻易地认为老外将安慰嘴塞到孩子的嘴中是一种偷懒的办法。安慰嘴是否只起到了阻止孩子哭的目的?我们想知道的是哭对孩子来说,是否就只是代表饥渴、要吃东西的一种信号呢?我们常看到哺乳期的妇女当孩子哭的时候就将奶头塞进孩子的嘴中,这样饥饿的孩子固然停止了哭泣,但有时,有的母亲也习惯地将乳头放在孩子的嘴中,如在一些农村,有些孩子在较大的年龄时仍保留了含母亲或乳母乳头的习惯,而这就不能用满足食欲来加以解释了。再进一步想想,“安慰嘴”只有一个类似于奶头样的形状,而无实质性的营养物的输入,在孩子品尝到类似于奶头样的物品就终止了哭泣的时候,是否孩子的需要并不仅仅或者干脆就不是奶水呢?显然,孩子所需要的是物质以外的关爱!实际上,我们是否忽略了一岁以内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感情的孩子的强烈的情感需求呢?近25年的研究表明,婴儿是极具情感的“竞争性的婴儿”。
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及病态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将0-1岁的婴儿时期称为“口欲期”,因为婴儿们只能用“口”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来体验世界,比如进食代表安全,饥饿就要哭闹,从而获得食物,愤怒时可以用咬、不进食来代表。由于这一时期婴儿们自己不能行走、不能觅食,与出生前在妈妈的子宫里―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相比,外界的嘈杂、冷热刺激对他们而言有着太多的能导致他们不安的因素,所以在心理上他们与母亲处于“共生”阶段,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把自己与母亲区分开来,母亲的离开对他们的内心回造成非常大的恐惧。这种分离性恐惧会成为今后癔症的起因,避免这种恐惧就形成了所谓“原始的信任感”,有助于孩子今后与人的交往和交流。
其实成人有着比孩子们更多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就口唇方面的满足来说,我们常说“口腹之欲”、“暴殄天物”、“嗜酒如命”、“大烟枪”等等,当然现在还有卡拉OK,均是成年人通过口满足自己的方式(正好说明他们在婴儿期在这方面的缺陷)。比较起来,倒是在以前,听老人说过,在一些大户人家或农村,孩子可以被容许衔着奶妈或母亲的奶头到3-5岁,当然当时使用者和被使用者是不知道它有这样的作用的。现在,我们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不妨科学地使用安慰嘴!不过,应该在更广的范围里理解“科学”的含义,即母亲不仅仅是一个哺乳机器,她必须将婴儿看成一个有感情交流需要的人,她必须去捕捉孩子在细枝末节上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含义,国外的研究表明,母亲(或类似的客体)与孩子分离3个月以上会导致孩子不可逆的情感缺陷!
沙坑:在国外的一些家庭或公共场合,常常看见1-3岁或更大一些的孩子在沙坑中玩堆沙子。早期有一部叫《沙器》的日本电影就描述了主人公由成年经历回忆到儿童时玩沙子含义的体验。在国内提供给孩子们玩的沙坑并不多,常常是小宝宝回家后妈妈说:小黑鬼回来来,有到哪里去野了?或者更严厉的家长就要骂:这新衣服才买不到一天,你就搞成这个样,看我不揍你?孩子对玩沙子则是乐此不疲,妈妈说过的话转眼就忘到脑后去了。
我们许多人的经验是:孩子在1岁时开始好动、活泼,3岁左右最好玩,等到再大一些,孩子们就不那么好玩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玩伴,并且,经常违抗家长的命令,所以得开始严加管教,以免他们变野。我们自己小时候没有现在孩子们这样多的玩具,我们都记得当时我们最爱玩的是“打珠子”,那也是一种在泥巴上体会泥土的粘滞、温暖和略微带有腥味的柔软感觉的需要。
1岁的孩子刚刚跌跌撞撞地学步,2-3岁的孩子已经能很快地奔跑了,日益强健的肌肉引诱着孩子实现能量的释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他们挣脱了父母的羁绊,想争取自己的权利,因此“不”成为他们口头上最常用的词,他们在体会到这些能靠自身的运动带来的独立意识而获得的快感时同时又受到父母越来越“苛刻”的―至少在孩子们看来如此―限制:不许随便大小便!国外有个戏言:成人在外办事时可以随地小便――这前提当然是成人平时不会随意大小便,在尿急时允许!而小孩则要求到公共场所去大小便,这是因为他们还在习惯形成期。在这一时期,父母们因为经常尿床而在无形中责怪孩子“宝宝又画地图了,宝宝不怕羞!”
在心理学家看来,控制大小便是孩子与父母争夺权利的最现实、也是最容易发生和观察到的事实,孩子在幻想中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通过大便“排了出去”,而这种恨意在孩子们那儿是随时都可能产生的―他们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区分能力尚不完整,所以他们需要在产生恨的感觉时“排便”,并有“玩”和“欣赏”自己杰作的冲动。弗洛依德将儿童的这一时期称为“肛欲期”,认为这一时期代表着自恋、创造性,孩子们出于对父母权威的害怕,因而转向玩沙子,玩泥巴,以后在上述玩耍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可能会升华为雕塑家、画家。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着成功的机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和尊重孩子们的好动性、创造性,并给予恰当的引导,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正性影响。
米老鼠和毛绒熊:许多孩子喜欢毛绒绒的玩具,搬家的时候首先将它们抱在怀中,睡觉时也不愿放下。那些设计夸张的、憨态可拘的狗熊、小兔子、米老鼠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在游戏时孩子们煞有其事地对玩具说话旧象它们真的能听懂一样。许多年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妈妈还会笑着对他/她说:你小时候最喜欢抱着那只布娃娃睡觉了。弗洛依德在成年后做梦时老是梦见一只黄色的狮子,他自己从来就没有印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这种狮子,后来他问他的母亲,他母亲告诉他:在你小的时候,黄狮子是你最喜欢玩并抱着它睡觉的玩具!
心理学家将这些玩具称为“过渡性客体”。我们不要将这些玩具简单地视为是花钱的、商家为赚钱而宣传的产品,在孩子逐渐成长的时候,一方面他们需要自立,需要体验行走、跑步和排便等能通过自己控制的行为所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还十分需要父母、离不开父母,而父母因为上班、出差或者严重的情形下离异均让孩子体验到了“分离”的痛苦,孩子们无法表述他们的这种铭心刻骨的感觉,可以用成人称为“生离死别”的情感来加以描述。孩子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取代母亲或者类似角色的替代品。在国外,父母亲很早就与孩子分床而睡,每天晚上的分离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噩梦”,所以很多孩子会佯病或爬到父母的床上不愿离开。玩具,特别是柔软的玩具会带给孩子以安慰性想象:“它就是妈妈,它能给我带来安全”。一项实验表明,从小与母亲分离的猴子,在冷冰冰的铁猴模型那儿能得到食物,在毛绒绒的假猴那儿得不到食物,这只猴子除了进食才到铁猴那儿去外,其余的时间只与毛猴呆在一起。回想起现在许多国内的父母将孩子交给能管饭的小保姆,在感情的交流上,也许还远远不如那些能满足孩子们幻想的玩具呢!当然“过渡性客体”也只说明孩子需要感情的温暖,而仅非“口腹之欲”,父母亲对孩子实质性的打击来自于他们对孩子感情的忽略或自己成人理解式的专横。国外的心理学家通过观察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已经深深地植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中去了,我们应该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